近日北捷發生多起因博愛座引發的社會事件,讓博愛座再度成為熱議焦點,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吳春城理事長表示「壯世代」不要自我歧視、貼自己標籤,博愛座的對象不應以年齡區分,而是禮讓給有需要的人。吳春城說,博愛座的設計立意良善,但實務上卻不時引發糾紛,甚至變成了年齡之間的仇恨與對立。他認為,「壯世代」應該是著重在「給予」而不是「拿取」,「壯世代」更不需要給自己貼標籤,甚至自我歧視,所謂的「壯」,指的是一種生命寬度、擁有壯闊經歷以及可以自我實現的人生,這也正是「壯世代」最寶貴的價值。 吳春城指出,許多因「博愛座」所產生的糾紛,往往是因為外觀看不出需求,比如女性生理期、生病不適、甚至工作太勞累等而產生誤解,也有許多身體強健的「壯世代」其實很怕被讓座,因此應該將問題回歸到原點,就是將博愛座讓給有需要的人。
內容來源:基督教今日報 / 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6b27aef945a758c8f8a15c4a94e6d2cce198d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