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趨勢觀察專家,曾獲台灣廣告史中心推崇為「上位公關的先行者」
為了因應台灣進入高齡社會,2015 年我們追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共同創辦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高發會),致力推動活躍老化的工作。2018 年,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14%)。並以世界第一名的速度,短短七年時間即將於 2025 年,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 20% )。
因此,我們認為必須改變因應策略,活躍老化已不符所需。 我們再次於 2020 年籌備壯世代教科文協會,並於立法院召開「壯世代,撞時代—打造 2020 全新詞彙『壯世代』」記者會,希望以「壯世代」的新名詞,取代被「老」的標籤所框限的「銀髮族」正名運動,並於 2021 年正式成立協會,全面展開壯世代社會運動。
「活躍老化」( Active Aging )是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自 2002 年開始推廣的政策,意即協助高齡者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靈性、與公民事務,而非進入既「退」又「休」的狀態。活躍老化帶動的橘色商機,形式上聚焦於身心範疇(營養/身體活動/健康)的維護,但內涵上似乎還擺脫不了隱藏在底層的夕陽無限好的「蕭瑟」意味,雖能填補高齡者身心的局部空白,還不足以阻擋失去意義感的銀髮族,淪為長達 8.5 年的臥床族的趨勢。
目前,台灣社會已經超過 500 萬人的退休族,並將於 2034 年達到全國每 2 人中即有 1 人超過 50 歲,正式成為人口倒金字搭的老人社會。
而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覺醒,還在用陳腐老舊的銀髮族照顧思維來生活,來訂政策,來生產產品。這將無法支撐 2050 年,60 歲以上幾達總人口一半的社會。
試問這樣的社會結構,誰來照顧誰啊?
長壽社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未曾經歷的時代,這群進入 60 大齡的戰後嬰兒潮,是史上未見的新人種,也是創造長壽社會型態的開創者,我們不再用銀髮族來稱呼,而稱之為壯世代。
如同上世紀 60 年代的解放女性運動,我們需要一場解放老人的運動,帶動一個五四運動般的世代革命,讓高齡者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創造精彩的第三人生,帶動 21 世紀最大經濟動能的長壽經濟,培養下一代的創業家,不讓他們因為絕望而淪為躺平族,甚至因為對未來更具信心,而勇於生育,一舉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危機。
未來,勢必是一個全然翻新的時代,我們稱呼這場運動為壯世代之春。
復旦大學 管理學博士
中山大學 法學碩士
中央大學 文學士
立法委員
戰國策傳播集團 創辦人
馬偕醫學院及馬偕醫護專校 董事
台灣國際公共關係協會第四/五屆 理事長
世新大學 公關暨廣告系 兼任副教授
台灣復旦大學校友會 理事長
2022 中央大學 傑出校友
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點擊同意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詳情請參閱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