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立傳行動在社區開花結果
壯世代寫自傳立見證──人人立傳行動在社區開花結果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與主愛全人發展關懷協會合作開辦的「自傳書公益寫作班」,歷時二個多月後於9月4日舉行成果分享會,共有19位壯世代學員參與,透過文字整理回憶,將人生經驗化為作品。當天除展出每位學員的自傳書,也有學員親自發表心得,並邀請家人、朋友,以及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秘書長吳小萍與主愛協會代表共同出席,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推動「自傳書寫」多年,今年全面升級為《人人立傳》計畫,從個人啟動,逐步擴展為全民參與的文化運動,目前已在台南、嘉義、台中、台北與新北等地陸續展開,凝聚廣泛迴響。秘書長吳小萍在致詞中特別感謝主愛全人發展關懷協會的積極合作,並指出:「《人人立傳》不僅幫助人們整理生命與療癒心靈,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與信仰實踐。當我們回顧過往經歷時,不只是記錄人生,更是在文字中重新理解自己,轉化為邁向精彩第三人生的力量。」

此次自傳書寫作班的推動,讓學員們在整理生命故事的過程中,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也感受到社區間彼此支持與陪伴的力量。透過書寫與交流,不僅幫助參與者回顧過往,更在社區中建立了跨代對話與深度連結,逐漸形成共享記憶與互相理解的文化氛圍,成為推動壯世代行動重要基礎。

授課教師陳曼菁,是去年十一月參與壯世代協會「種子教師培訓」後正式上場授課。她曾在行銷領域替品牌寫故事,如今則轉而陪伴人們書寫自己的生命歷程。在課程上看見有學員將書寫視為一本精雕細琢的作品,一字一句完成;也有人用塗鴉重現童年家屋,或依循課程進度整理相本。「從字裡行間到塗鴉筆觸,每一份創作都在證明:平凡的人生,也有不凡的故事值得被記錄。」

課程推出後反應熱烈,對外宣傳不到一週即額滿。64歲的學員李宗齊分享,她在書寫過程中意外觸及國小六年級比賽失利的記憶:「我以為早就忘了,但在課堂上竟然被喚醒;最後因著大家的眼神與肯定,我得著了療癒與釋放。」她表示,這次經驗不僅幫助她回顧過往,更開啟了對未來30年的想像,「我突然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年輕,人生還有很多夢想可以去實現。」

70歲的劉智欽牧師也與師母一同參與課程。他回顧過去在泰國25年的宣教歷程,坦言其中難免留下傷痕與遺憾,「但藉著整理生命,我重新看見這些傷痕如何被上帝醫治,成為成長的養分。」他笑著分享,透過書寫,師母才聽見許多自己生命中不曾聽過的故事,而他本人則在課堂上萌生了「做網紅」的想法:「老狗也能學新把戲,也許哪天我會當起 YouTuber,分享宣教故事!」

分享會尾聲,學員們手捧自傳作品與來賓交流,臉上洋溢著笑容。這些作品不僅是對過往的珍貴記錄,更是一份迎向第三人生的勇氣與祝福。壯世代教科文協會並呼籲,全國各地教會、社區與機構共同響應《人人立傳》行動,推動自傳書寫作班,讓每一個人都能寫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因為當故事被書寫下來,不僅能療癒自己,也能溫暖社區,成為代代傳承的見證。

上一則
《壯世代開講》幸齡人生70開始
下一則
壯世代協會支持青年立法, 強調壯促法是世代共榮的加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