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長者透過文字回顧生命歷程,留下珍貴的生命禮物,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與樂智居家長照機構合作開辦「從前從前自傳書寫作班」,歷時兩個月後於9月12日舉行成果分享會。近二十位學員將記憶化為文字與影像,完成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書,並在現場與家人、社區分享。
這一班學員背景多元,有退休工程師、照服員、家庭主婦,最高齡的楊奶奶已85歲,雖然視力不佳,卻仍堅持到課,她笑著說:「就是來找快樂的。」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表示,《人人立傳》正是希望透過書寫,讓長者整理生命、獲得療癒,也在過程中建立自我價值與社區連結。每個平凡故事,都是文化的珍貴資產,當這樣的行動在全台發芽時,也將推動社會更溫暖、更具理解力。
在學員之中,74歲的何曰,在被診斷出失智症前期後,曾陷入一段低潮;但在完成自己的自傳後,他重新找回信心,她感動地說:「我好像重新走了一遍人生,看見自己其實很幸福,有疼愛我的先生、事業有成的孩子。書裡還寫下我一輩子沒跟先生說過的『我愛你』。」她將厚達144頁的自傳書視為「一生的回憶繪本」,並期盼更多據點推廣,讓長者透過書寫走出來,避免孤立退化,獲得身心療癒。
79歲的張文雄則分享,他常因翻找舊照片而沉浸回憶,「原本只是找兩三張,結果一下午都在回味過往。」最令他動容的,是重現童年在屏東南仁山茅草屋的日子,甚至親手繪下兒時家屋與山林景象。他說:「好多以為忘了的事都回來了,寫自傳讓我想帶孩子回故鄉去,說說過去的故事。」他計畫將作品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家人,成為最獨特的祝福。
樂智居家長照機構也表示,將持續鼓勵長者用文字記錄人生旅程,透過書寫不僅重溫過往,更能重拾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自傳書不只是一本作品,更是心靈的出口、家庭的寶藏、文化的延續。」也感謝本次課程的鍾欣燕老師,透過提問、交流與創意方式,幫助學員逐步回顧人生。有人以文字雕琢故事,有人用塗鴉或照片拼貼回憶。這些小小的動作,都證明了:每段人生都值得被記錄。
今天的成果分享會,學員邀請家人與社區長者近五十人到場,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也彰顯《人人立傳》在社區扎根的力量。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呼籲,全國更多社區與長照據點響應行動,推動自傳書寫課程,讓更多人寫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因為當故事被書寫下來,不僅能療癒自己,也能溫暖家庭,成為世代相傳的力量。